台灣圍棋故事:應昌期與計點制規則


↑吳清源1952年訪台。右起:應昌期先生、吳清源、周至柔將軍、10歲的林海峰

台灣圍棋界的傳統是人治大於法治,所有的遊戲規則由領導者決定。在此一體制下,任何圍棋人想要提出異議,對抗領導者的權威,都不會有好下場。

早期的兩位棋界領導中,應昌期與周至柔的個性截然不同。周雖然愛好圍棋,但從不積極運作,採取無為而治的政策。在台灣圍棋界百廢待舉的草創時期,周會長倒也雲淡風清,水波不興的領導圍棋界二十餘年。

應昌期則是由台銀副總經理而投入商界,成功的成為企業主。創業有成,應昌期對圍棋界也充滿抱負,實施了一連串的改革制度。而其中最受應老重視,而投注無數心力、財力、人力的就是圍棋規則。

↑應昌期先生與吳清源大國手

從有圍棋以來,就有遊戲規則。但千百年來,圍棋的遊戲規則只是口耳相傳,約定俗成,從未行諸文字,成為正式規則。棋盤上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,則由高手來判定。換句話說,圍棋沒有正式規則,棋力高強者就有解釋權。

日本棋院制訂了「圍棋規約」,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圍棋規則,但詳究內文,仍是漏洞百出,許多問題沒有合理解釋,只是用人為的硬性規定。譬如「盤角曲四」直接判定死棋,不必打劫。又譬如「不提三目」則是不提也有三目等等。

根據沙濟倌的原創,應昌期投入了超過二十年的努力,苦心鑽研後,「計點制」圍棋規則終於問世。客觀的說,計點制規則較圍棋規約完善,棋盤上的所有疑難雜症都在規則中有合理的解釋,完全不需要人為的判例。

應昌期的為人處世果敢明快,也正因為此一作風,引來了「霸道」的批評。應老一生的成敗在此不做評論,但計點制在台灣的結局就如同王安石的變法一般,一個好的制度,隨著人亡而政息。殊為可嘆!

 

 瀏覽其他專欄文章請點選更多文章


作者介紹

李敬訓 老師

中華兒童棋院的創辦人李敬訓老師,是台灣兒童圍棋教育的先行者。門下作育英才無數,目前棋壇傑出的旅日國手張栩,為其啟蒙發掘。棋院老師也都受教於他。
李老師善於在圍棋故事的旁徵博引中,向學生傳達背後蘊含的人文思維。被學生尊為台灣第一的「圍棋說書人」。
著有《圍棋入門》、《圍棋進階》1-3、《圍棋小百科》1-8、《圍棋史話》1-3、《圍棋兵法:向孫子學圍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