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倫敦•十二月•雨


發表此文之際,我的文章「波特蘭街的落子聲」已經刊登於「圍棋天地」雜誌2017年3月1日第5期。可以購買雜誌原本,或訪問如下連結查看文章:https://goo.gl/jApGlV 這一期的故事也與倫敦公開賽的經歷有關,但有些囿於篇幅和文體未在文章中提及,因而引此為篇。我想,一場比賽的背後,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吧…介紹完了比賽中的圍棋人,也該寫寫自己。

↑倫敦公開賽開幕前,棋友在交流切磋。

早晨十一點,長椅上無人的另一邊還是很冷。

從瑪莉波恩車站坐著地下鐵,聽著車廂裡熙攘的嘈雜聲,讀著或陌生或熟悉的地名,吹著月台邊瑟瑟的風,就這樣過了半個小時。再過一陣子,2016年的最後一場棋賽就要開幕了。

每年到了最後的幾天,時常會問自己:年初許下的那些心願,都實現了嗎?暗自慶幸,當時講的只是提高棋藝,並沒有定下太宏遠的什麼。不然,到了年末,又要一笑而過,把願望託付給下一年。其實我的棋力確實有長進–這自然是好事;儘管經歷了大起大落,笑著哭著度過了一天一天,但總是挺過了三百六十多天,又算長大了一歲。

十二月的西倫敦區,是大城市中的安靜之地。與繁華的特拉法加廣場相比,這裡少了些絡繹不絕的遊客,多了些公園旁私人住宅區的高牆,以及在波特蘭街上緩緩行駛的黑色計程車。這大概是聖誕節後的寂靜吧。而冰涼的雨滴,從教堂大門的屋簷落下來,在棉外套上躊躇了幾秒,又消失得沒了痕跡。

倫敦圍棋公開賽。今年的最後一場。

我整了整胸前領帶的結,緩緩推開門,走進會場。四天的時間內,想認識很多人,了解他們的故事,說不定還會寫一篇採訪稿出來…

↑桌上介紹圍棋的宣傳材料

每一次新的體驗都是一場冒險,一種挑戰。這種接受挑戰的感覺,可以使我在五分鐘的時間內,了解一個陌生的地方,不認識的人,未熟悉的環境。還好,在國外三年多,這樣的情景也不是第一次。時間的積累,英文多餘中文的日常對話,使得我學會了與陌生人客套,像是自導自演一台即興劇。

我完成了例行公事的報名繳費,便走下樓梯去。這裡的佈局很簡單:主對局大廳(開幕式舉行的地方),公開組對局室,覆盤研究室,還有一家兼賣早餐的咖啡店。老闆放下遞過去的硬幣,小心翼翼地在白瓷盤裡多放了一片薯餅,一粒聖女果,一勺焙豆。

三十分鐘後看到了愈來愈多的人群。不過,並非所有人都是陌生的;有一些棋友,在以往的圍棋活動中早就認識了,也有聊過天。在曼徹斯特接待我一夜的Joel也來了,他習慣的推推鼻梁上的眼鏡,矜持地站在主會場門外。

        啊,Stephen!你來了啊?

        當然。正如之前講的那樣,我回答道。

        不錯,我…我剛從阿伯丁的父母家裡搭火車回來,我們剛慶祝了聖誕節。你呢?

        那很好啊…我嘛,在倫敦四處轉轉。聖誕節一個人過,怪冷清的…不過在寂靜的城市裡走走,也算很有
        意境吧。可我最近沒有下什麼棋,我好沒信–

        欸,你是高手啊,有什麼怕的。你看在曼徹斯特把我們幾位電的,哈哈!

我們這樣閒聊了幾句。對面的李夏辰夫婦也向我打招呼了,緊接著是谷歌團隊的Lucas,笑容可掬的裁判長Jenny。我向他們微笑致意,問了近況如何,再聊聊圍棋的進展,Master的八面無敵,英美政治時局,格拉斯哥的撞球比賽,會場附近的土耳其餐廳。

終於正題要搬上桌面了。
        喔喔…對了,我最近想以倫敦公開賽為主題,寫一篇文章刊登在「圍棋天地」雜誌上,大家願意聊聊嗎?

        當然願意,他們愉快地說。

我於是拿出了筆和紙,筆尖在紙面上沙沙的響。這麼多年,閱讀了無數文字,卻第一次自己寫稿。

↑Francis Roads主持的開幕式。「怎麼脫歐以後反而有更多棋友來了呢?」他說。

其實我的不自信是真的。回到倫敦以前,我的腦海裡也會預想一些最壞的可能。只有內心很感性的人,才會對自己經常沒信心吧,我想。

其實我在意的不是榮譽,或是段位和獎金。這些都只是浮在表面的東西罷了;段位只是主觀而定的;獎金總會被花完,而這次比賽的獎金也並未高到令人垂涎三尺。記得在愛丁堡比賽,冠軍的獎品自選了一盒巧克力,也是很高興的事了。

我只是覺得,好像贏不過自己。

其實誰都知道,無論再怎麼強調輸贏不重要,輸與贏,總是會在乎個中的區別。輸棋總是令人難過的,而這種感覺可以維持一小時,一天,甚至一個月。於是這就稱做圍棋中純粹的勝負藝術…

第一輪之前,我這樣想著。不要早早就脆敗收場吧,對自己說。

記得一次在日本大阪關西棋院,與一位日本業餘高手對弈,棋力的差距使得我完敗下來。鞠躬致謝,從棋院出來,鑽進地下鐵通道,聽著迴盪的晚風與人潮聲,竟然有種莫名的傷感。轉念一想,對局過程中的全神貫注,也的確消除了心中的雜念,使我忽然又變得寧靜。

還好我的生命裡有圍棋,卻不只是圍棋。

這麼說來,圍棋也是一個人跟自己的對弈吧。對手只是在擺另一方正常的應對,而具體該怎麼下,怎麼面對眼前的變幻莫測,還是全靠自己。

好吧。請多指教。六點鐘方向的棋鐘分針,偷偷向七點鐘靠近了一步。

↑第一天公開組的現場。

第一天下午和晚上各下了一場,一勝一負。按理說,我的第一場應該是輸掉的;之前在愛丁堡和曼徹斯特,也是勉強獲勝,僥倖過關。還好我在比賽的時候想,反正負面情緒也不會幫助誰翻盤,於是耐心等到了機會。

其實圍棋有時是一個人和自己的對弈 – 對手不過是幫忙擺擺變化而已。每方的用時是90分鐘,但這其實也是加倍的;等待對方落子的時候,也可以靜心思考。與公開組近在咫尺的我,不再像孩提時那樣期待別人的失誤了。第一局的過山車之後,第二局遇到韓國院生吳智珉,水平的差距使我敗下陣來。

這樣喜憂參半了一晚之後,第二天清早從城外回到了會場,坐在紅色雙層巴士的二樓,望著呼嘯而過的國王十字車站。心情仍是有些忐忑:歐美的大型圍棋比賽,雖然場數眾多,但考驗的並不只是一日的發揮,而是充足思考時間下的耐力。四天的賽程,總有狀態的起伏吧。

研究室裡已是人頭攢動,有的捉對廝殺,為正式的比賽熱身,也有的在角落裡獨自擺棋,手裡捧著泛黃的英文棋書。可最引人注目的,還是方桌前那個滿臉稚氣的小男孩。他的面前是一本厚厚的2015年「圍棋天地」合訂本,雙目端詳著眼前黑白交織的棋譜,將一顆黑子鏗鏘有力的拍在棋盤上。那顆子,卻俏皮的從他的指尖滑落,竟在棋盤上飄移幾分了。

他認真的樣子好可愛,我想。而這些,其實我也有經歷過。

一直以來我對「圍棋天地」雜誌的情誼是很特別的。那時的合訂本,都是從一家北京的圍棋會所買來的厚厚三冊,每一冊8本,再加上一些每隔半月從報亭阿姨手中接過的零售刊本,就擺滿我的臥室書櫃最中間的一層了。記得每次翻閱,雖然不了解其中高深玄奧的對局細解,但總是感到莫名的神奇,原來圍棋也可以這樣下。

這發生在十年以前。

每次看到當月的「圍棋天地」雜誌,我都會立志:總有一天,我也要在雜誌上面看到我的名字,也許被採訪,甚至自己撰稿。我要用我的成功,讓大家看得到我的認真付出…後來,卻因為生活的種種變著,碰棋越來越少,沒有再買了。

現在的我看到了他,那些記憶,那些擺過的棋,那些晴朗下午透過窗紗灑在棋盤上的陽光,那些當時因熱血沸騰而立下的志願,卻又甦醒過來了。我也說不出話。

也許是因為,我在他堅定的眼神中看到了那年的自己吧。很奇怪,有些情感是那麼難用語言形容。

↑那年的「圍棋天地」…

不知為什麼,這件事之後,我突然加快了採訪和記錄的步伐,比賽的狀態也忽然恢復了許多。第三場,第四場,第五場,竟然就這樣都贏下來了。我像一個不畏虎的初生牛犢,假裝自己從未得到什麼,也從未失去什麼;那些長大後日積月累的顧慮,那些舉棋不定,也不知如何被拋在腦後了。手頭的採訪稿,也隨著與他人對話的增加,愈來愈像是某篇文章的雛形。只不過,畢竟是雜誌刊物,要重點介紹比賽的特點,例如配對賽,快棋賽。只是,並非所有感想都可以被記錄在一篇賽事報導裡。

第六場的前夕,在配對公告中了解自己的對手是英國冠軍Andrew Simons;我知道,贏了這一場,我就很有可能提前獲得我所在組別的冠軍了。不要想,不要想,千萬不要想這些。輾轉各地比賽的經歷告訴我,過早的樂觀與勝利之前腎上腺素的加速,對比賽沒有任何幫助,不如心平氣和下完整場棋。

那一局,我因為佈局階段的失誤一直落後,但我耐心保留了對手實地中的餘味,雖然沒有下出最佳的手段,仍然頑強反擊著。就像是鬥拳比賽後半段的狀態復活,我利用時間優勢尋找每一記最有力的攻擊,終於逆轉形勢。

棋局結束的那一刻,我卻並沒有什麼興奮,而是望著棋盤凝視了好久。我知道,這幾天,自己其實還有很多進步的餘地,只是幸運了而已。至於為什麼幸運,又有誰知道呢…競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。

於是,就有了羅馬尼亞職棋Catalin Taranu為我們的大盤講解,獲益良多的學習。我還記得,Andrew的一襲白衣與我的黑色襯衫,正好與對局時我們持棋的顏色相反,我們發現後也忍俊不禁的笑了。

↑比賽後的復盤。

最後一天的第七場,雖然輸掉,還是如願以償地拿到了公開組以下的冠軍。一百磅,不多也不少,足夠請自己吃幾頓飯,或是彌補一週的路費。錯進錯出的幾局棋,能取得這樣的結果,也算是不錯吧。

棋盤上的硝煙散盡,窗外的世界只剩下點綴大街小巷的燈火。我們一群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瑟瑟發抖著,指點著手機螢幕上最新的Master棋譜,談論著它的嘆為觀止,一邊望著華埠餐廳門前等待落座的長隊。夜間,我們又談些閒話,留下了彼此的聯繫方式。我說,我的文章以後會有機會出版的,希望大家來看。於是慢慢到了午夜十二點,大家唱起歌,歡慶新年的到來。

我想到午夜十二點,望著棋盤旁散落的空啤酒瓶,突然不安起來了。你們繼續慶祝吧,我要先回住處。與你們相遇真的好有緣。

        你自己回去嗎?Joel問我。

        是的。

        不陪我們在這裡熬通宵喝酒?

        喔,我不喝酒。我也不想睡太晚。

        那好啊…明年再來!期待你的文章。

↑深夜的圍棋聚會。這一天的日期,是2016年12月31日。

波特蘭街的燈火愈遠了,前方的車流也緩緩奔向了新的一年。如今的我已是漂泊各地四海為家,忙著自己的事業;可是十年前那個捧著「圍棋天地」合訂本擺棋的小男孩,卻再也回不來了,又使我感到有些悵然。我們總是幻想著得到所有的東西;可是得到總會有犧牲,正像圍棋一樣。我不知道那天看到的他,長大後會不會成為職業棋手,還是最終不再繼續,但他的童年時間還很多…我想,只要平衡發展就好。我不期望每個人都羨慕我的生活;他們應該有屬於自己充實的生活,正像一局細水長流的棋。

我走到街上,外面又下起了雨。我沒有帶傘,只是用手心感受雨水的微涼,用眼睛凝望行人呼出的霧氣,用雙肩扛起沈重的背包。我知道總是有人羨慕我的足跡遙遠,可以看到很多異樣的風景;而我,只是羨慕他們了解自己的歸屬,可以團聚在自己的舒適圈中,不必為了比賽出遠門。人總是會珍視得不到的吧,我想。

在西倫敦十二月的雨中,想像相機裡回放的所有照片,寫下的所有記憶,而前方也漸漸模糊了。也許雨是注定要淋的;旅程中看不清的路,終究是要自己走。

 

★瀏覽其他專欄文章請點選更多文章


作者介紹

胡嘯城(Stephen) 業餘六段  →Twitch圍棋直播頻道

1998年生,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計算機專業,大一。美國業餘6段,OGS圍棋伺服器網管,全球第二大英文圍棋直播主,在Twitch和YouTube追蹤過千人。足跡遍佈歐美,愛好以棋會友。
喜歡:圍棋、撞球、唱歌、攝影、寫作、外文、旅行、桌遊、直播實況
不喜歡:愛好太多,不能兼顧